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帷幄 >> 坚守新闻教育的初心

坚守新闻教育的初心

2018年06月  作者:杨俊峰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xwywck
简介: 原标题:坚守新闻教育的初心(众生相)   中国传媒大学1号楼前的大拇指雕塑。徐 顺摄   高晓虹和学生们在一起。   6月,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   今年北京的夏天与往年不同,少了一点燥热, ...
内容:

 

原标题:坚守新闻教育的初心(众生相)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1号楼前的大拇指雕塑。徐 顺摄

高晓虹

  高晓虹和学生们在一起。

  6月,又到一年一度的毕业季。

  今年北京的夏天与往年不同,少了一点燥热,多了几分清爽。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即将毕业的学生们三五成群,拍摄毕业照。

  校园中一号楼前被同学们戏称为“大拇指”的巨手雕塑是学校里最抢手的拍照“圣地”。最火爆的时候,要跟大拇指合影,还得排队叫号。

  赶上毕业季,每次路过“大拇指”时,高晓虹教授都会暂时驻足,看着那些活泼可爱的学生们嬉笑打闹,感受着他们青春洋溢的蓬勃朝气,心里满是欣慰。从事电视和新闻教育36年了,高晓虹已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部长。她在这里送别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见证了小到校园,大到国家新闻业的辉煌巨变。

  许多毕业生并不知道,在他们身后静静矗立的“大拇指”雕塑,和远处带着微笑默默观望他们的和蔼教授,都出自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前身)1978级电视新闻摄影班。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电视人和新闻人,1977级和1978级的毕业生在中国电视新闻发展事业中起到了开路和奠基的作用,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成为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省级卫视的掌门人。这两个班级有20多个同学在全国电视台担任台长,被称为“台长班”。1982年,78级电视新闻摄影班的学生毕业后大多去了电视台,高晓虹被留在学校任教。从此,她要做的是:为中国不断发展的电视传播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几十年来,她带领教学团队,为中国电视业和新闻业的崛起培养了不可计数的优秀人才。与此同时,经过30多年的研究、探索,这支教学团队在构建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过程中不断创新,在参与制定新闻传播学的中国标准中贡献智慧。

  “有人曾经问我,为什么当初你没有去新闻一线工作。”高晓虹说,“其实我们也工作在另外一个一线,国家的新闻事业要发展,需要新生力量的不断补充。而我们的工作一线,就是教书育人。”

  “我们有一双劳动的手”

  1978年的夏天,一个穿着劳动布工服的女孩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走在北京东郊的小路上,她要去刚刚通知她进入复试的北京广播学院面试。

  女孩骑过大北窑一路向东,道路两边全是庄稼地。远处麦浪碧波荡漾,四处鲜有人烟。骑行在寂静空旷道路上女孩心情有些紧张,不时东张西望,看看后面是否有人尾随。

  如果时间可以快进40年,女孩就可以一路放心大胆地骑车。现在,大北窑一带的新名称叫国贸商圈——北京的中央商务区所在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锦绣繁华不可名状。

  “所以说时代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们参加高考那一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那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当时孤身一人骑车去北京广播学院的情景,对高晓虹而言依然历历在目,“那时候条件艰苦,从1977年到1980年,我们电视新闻摄影专业每届只招收30个人。就是因为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教学设备只有30台红旗摄影机,只够30名同学使用。”

  当时,在课堂上如果不记笔记的话,一些同学经常会无意识地扒摸自己手上的老茧。

  “在读大学之前我在一家汽车厂的基建科里工作,扛铁锹和搬砖是常有的事,所以20多岁的时候手上就摩起了老茧。”高晓虹笑着说,“我有一双工人的手。不只是我,当时我们的同班同学很多人的手如果拿出来看,都是工人和农民的手。改革开放的时候上学不容易,所以那时候我们很努力。”

  上世纪70年代,是中国电视蹒跚学步的年代。1973年,北京电视台面向首都观众的彩色电视正式试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电视技术还处在摄录分离的时代。

  “当时中国的新闻很多都是先写新闻稿,再加上画面。因为那个起步的年代,后方的编辑根本不知道前方摄影记者寄回来的胶片里面拍的是什么。所以需要先写稿子,然后与胶片一起寄回台里,后方编辑根据稿子‘认’镜头,再编辑成片。这就是初创时期电视新闻先写稿后配画面流程的由来。后来,技术的进步改变了工作方式,开始强调声画对位。”

  早期的电视新闻实践,让高晓虹深刻认识到,技术条件决定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要突破技术条件的限制,关键是要有掌握电视新闻核心技术的人才。从1982年毕业留校,高晓虹走上了教师岗位,没想到,这一站就是36年。

  名记者背后的老师

  “高老师,是我上学时候的老师,她对我和我作品的肯定,让我非常感动。”

  2018年6月6日下午,在中国传媒大学东配楼317会议室,2018年中央电视台“国家品牌计划”创新研讨会正在举行。在会上,1986级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任学安在谈到高晓虹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之情时,依然感动颇深。

  作为在中央电视台管理过最多频道的总监,任学安是《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复兴之路》《对话》《经济半小时》等节目的主创,也是第十届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

  1998年,高晓虹开始担任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系主任,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中国传媒大学。几十年来,她带领的教学团队成为全国新闻教育战线上的一支优秀队伍,培养出了18位获得中国新闻业从业者最高奖——长江韬奋奖的优秀学生。他们中有著名主持人、有时政新闻的摄影和记者、有大名鼎鼎的节目制作人、有频道总监还有广播电视的台长。连续20年的春晚导演、策划大多是这里毕业的学生,2018年中央电视台新的现象级节目《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的核心成员也是这里的毕业学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电视业和新闻业飞速发展的时期,北京广播学院培养的学生成为行业的中流砥柱和中坚力量。因为这些人,中国的电视和新闻事业越发光彩夺目,持续辉煌。

  “教书育人不是一种速成的工作,需要潜心钻研和默默奉献。一届本科生需要4年培养,新的教学计划从制定到执行再到收获成果,也需要4年的时间。”高晓虹感叹,“4年时间很长,好的种子需要用心血浇灌。”

  1983年,中国电视改革的元年。高老师还记得,刚开始上课的时候,手里没有一本像样的教材:“当时备课很认真,但是无奈教学材料非常匮乏,那时候中国连一本介绍本国电视史的书都没有。所以我们老师备课大都是要自己从零开始,尽管材料有限,但是我们从案例分析入手,学生听课相当认真。”

  高晓虹和她的教学团队为教学设备奔波、为争取政策奔波、为改变从教理念奔波、为修订教材奔波、为提高教学团队的实力而奔波。

  在这个团队的努力下,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课评议组召集人单位,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单位,中宣部、教育部全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作为国家的一流学科,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科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新闻学专业领域的领军者。

  为祖国发展鼓与呼

  “‘党代表通道’打开的是‘窗口’,展示的是‘成熟’,彰显的是‘自信’。”

  2017年11月13日,党的十九大代表景海鹏在中国传媒大学对学生们讲述自己参加代表通道的感受。十九大闭幕后不久,电视学院邀请了4位参加“党代表通道”的十九大党代表来到同学身边,就十九大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当下,教育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新闻思想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

  2017年12月,10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成立。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下设19个研究基地,中国传媒大学是其中之一。2018年2月,北京市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基地正式成立,高晓虹是基地的首席专家之一。

  为了把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到实处,学校新开设了研究生必修课“习近平总书记新闻思想”、本科生必修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时还在着手编写一本专业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新闻思想研究十讲》。

  “我认为,中国的记者就应该为祖国发展鼓与呼,为中国发展作贡献。心怀家国天下之志,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和素养。我们派学生到兰考去、到赤水河、到延安去做社会调查,为的就是让他们能够了解国情、认识国情,然后学生们就能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增强自己的道路自信。”

  现在,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学科体系,成为高晓虹和她带领的教学团队的目标。

  “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这样拼搏,是秉承坚守与创新精神。比如,今年我们开始招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之前招收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这都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创新培养方向。我们的老师都有这样的品质——坚持在教学事业中默默耕耘。这种默默耕耘是不记名不记利的。国家改革开放40年,我们也曾面临无数的诱惑。既有挣大钱的机会,也有封官许愿的可能。但我们还是要做好教育。因为做好教育和做好新闻一样,是需要有职业理想的。”

  高晓虹充满信心地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历史的记录,而我们在做的,就是为新时代的中国,培养更多优秀的记录者、报道者。”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从“新闻”核心向“服务”核心升级,推进
· 社会和媒体需要重振“批评报道”
· 融创产品,凝聚新力量
· 传媒需要破“五唯”
· 新质生产力赋能,“数字编辑部”未来可期
· 从中国媒体发展中借鉴经验
· 重生,就要认准“融合”的路
· 新华社新闻报道中的禁用词(第一批)
· 三明融媒改革记事
· 啥情况?!一群记者去了复旦
· 我收获了记者生涯中一段珍贵的积淀
· 人民日报第3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揭秘

推荐 . . .

第九届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共话政务商务服务新融合趋势
第九届中国企业新媒体年会:共话政务商务服务新融合趋势
双传学:强于“本手”,精于“妙手”,免于“俗手”
双传学:强于“本手”,精于“妙手”,免于“俗手”
中宣部:坚决打击假媒体假记者,严厉整治虚假新闻信息
中宣部:坚决打击假媒体假记者,严厉整治虚假新闻信息

相关 . . .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 大众传媒对儿童的正负面影响
· 财经新闻传播需遵循三大规律
· 中央编办批复成立的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有
· 焦点 五四青年节老记寄语
· 杜尚泽:时刻有“写给历史看”的意识
· 这届中国新闻奖91位评委都是谁?
· 2021年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编校实务手册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舆论监督报道获奖作品评
·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