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传媒三国 >> 煮酒 >> 媒体如何避免在通俗化的道路上"跑偏"?

媒体如何避免在通俗化的道路上"跑偏"?

2017年10月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新闻宣传在展示社会形象,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一直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缺少坚守、纯粹吸引眼球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大众的审美意识越来越淡漠,精神世界越来越 ...
内容:

 

  新闻宣传在展示社会形象,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媒体一直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但缺少坚守、纯粹吸引眼球的现象时有发生。其结果是,大众的审美意识越来越淡漠,精神世界越来越单一,理性的思辨能力越来越退化。媒体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大众的精神质感,道德、责任、引领,应是媒体的永恒坚守。

  厘清媒体审美意识沉沦的原因

  通俗是为了让内容浅显易懂,通俗可以有效促进阅读率、点击率。但有的媒体却在通俗化的道路上“跑偏”,完全将审美放在一边,把眼球效应当作社会效应,认为越俗越有人气,一味取悦、迎合市场低俗趣味,有意制造突兀效果。认识上的一字之差,让媒体的品位从通俗滑落至庸俗。

  网络技术改变了传媒格局,媒体平台增加,入职门槛降低,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在探索媒体融合过程中,很多传统媒体迅速建立了新媒体平台,但新媒体的从业者来源广泛,起点不一,且流动频繁,加之有的媒体希望新员工“一来就能上场挑大梁”,培养、培训期缩短,致使队伍整体素养高低不一,对网络的认知和尺度的把握存在诸多局限,无法对新闻进行有效的思想过滤。

  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都是记者个人修为、素养、德行的外化。记者这一职业,多年前是一顶耀眼的光环,随着这支队伍的扩容壮大,社会的浮躁风气侵蚀其中,疏于职业理想和职业底线的事件时有发生。钱穆曾经说:“文心即人心”。记者不是单纯的码字工,是在为大众代言,是媒体品质的代言人,只有自身具备良好的素养,才能以审美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字里行间自然远离低俗。

  不论是把问题归咎体制机制,还是将矛盾归因于转型压力,抑或是媒体从业者个人素质的有待提升,只要传播活动存在,受众就会接受流行的舆论,其审美观会随着传播活动产生变化,媒体必须充分认识新闻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复杂敏感性,自觉做好新闻报道、舆论引导工作。

  众声喧哗中更需“定海神针”

  在这个观点多样、需求多元的时代,更需要多元之中有砥柱,多样之中有主导,多变之中有准绳。如果大众媒体审美意识出现偏差,影响的不是一群人,而是几代人,甚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价值取向。

  写新闻就是讲故事,心中有爱方能写出爱,心中有情方能写出情。一个有情怀的记者,在一些争议性新闻发生后,在事实不是很明确的情况下,不仅要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还应知道在什么地方止步,或者说如何疏导问题和矛盾,而不是煽动社会情绪。正因为笔下有千钧,所以记者更应该有道义,讲操守,更应俯下身去,仔细聆听社会声音,把握时代脉动,练好“妙笔”,锻造“铁肩”。

  强化理性思维,引领主流舆论,当好社会的“定海神针”。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社会利益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人们在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同诉求,把握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审美差异,需要媒体增强公约数意识,在多元多样中谋求最大公约数。网络舆论场正在吞噬理性思辨能力,对热点事件,需要媒体冷静思考、尊重事实,而不是凭“经验”下论断,正如一位作家所言,“偏见是盗贼,足以盗走真相、浇灭理性,也可能赶走正义”。新闻的审美传播是通过思想形式实现的,越是众声喧哗,越需要媒体传递背后的真相,用准确的分析和解读,进行权威导向,激浊扬清。

  当然,媒体要走市场,要谋求经济效益,但总有一些价值是至高无上的,不能放在市场中以简单的方式进行货币兑换,如果不能脚踏实地的践行这一点,那么政策和制度将出现偏差,良好生态无从建立。媒体主管部门要厘清媒体职能,制定相应引导政策;要强化监管,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评价监督机制。媒体自身要秉持敬畏之心,调整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有了良好的、合理的机制导向,媒体人才能敬惜每一段文字,在每一次新闻传播中体现审美品质。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媒体为什么又集体翻车
· 焦点 通讯员怎样成为高素质人才
· 采编队伍“人少事多”咋办?他们这样破解
· 广电新闻采编如何防范差错?
· 媒体如何做好毕业季报道
· 洪灾报道怎么做?
· 姜 波:好记者应具有深邃的历史眼光
· 暗访完了还“回访”,谁给的勇气?
· 重大主题中,新闻评论的故事之道
· 焦点 在新闻报道中,如何巧妙传递知识?
· 媒体宣传稿件时要关注哪些?
· 采访的机遇,何尝不是成长的际遇

推荐 . . .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2022内刊融合发展创新论坛将于2023年1月10日召开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这11家非法社会组织网站及账号,关停!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丁真现象背后,是数字中国新动态

相关 . . .

· 记者这些有趣的称呼,您了解多少?
· 新闻报道中人物称谓是有技巧的
· 专题报道五大类有哪些?
· 新闻采访的八种方式,你用过几种?
· 动画新闻的类型、制作原则与流程
· 遇突发事件怎样应对?如何回答记者提问?
· 第32届中国新闻奖融合报道获奖作品解析
· 如何找新闻?4种方法供你参考
· 全国新闻人最高奖为何叫“长江韬奋奖”?
· 围绕“十四五”规划,四十个新闻选题供参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