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立足群众2014年11月 作者:杜耀峰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当下,全国已掀起“媒体融合”热潮。而要想真正达到媒体融合的目的,立足群众是关键。
新媒体为什么能够从固若金汤的传统媒体手中分化出大批受众、夺取大半传播市场?除了新技术让人人成为传播者的 ... 内容:
当下,全国已掀起“媒体融合”热潮。而要想真正达到媒体融合的目的,立足群众是关键。 新媒体为什么能够从固若金汤的传统媒体手中分化出大批受众、夺取大半传播市场?除了新技术让人人成为传播者的优势外,主要还在于,传统媒体总是习惯于报道既定的概念性的空话、套话,总是善于传播有钱有势有财富的人的事。而对于老百姓眼里见的、心里想的、实际做的、现实经历的事实,传统媒体都不是很热衷,往往是少报或只是变相的报。当新媒体让人人都拥有自媒体、可以直接上传自己的意见时,人民群众便不再买传统媒体的账,而是自主通过新媒体来传播自己的心声,从而使中国出现了多个舆论圈。 如今,人们了解新闻的信道,基本都是通过手机网络。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几乎失去了原有的基本受众,这实质上就等于失去了传播市场、丧失了舆论传播能力,所以,中央于今年8月提出了媒体大融合。 媒体大融合是为了夺回失去的传播市场,凝聚更多的受众,而不是简单的对传统媒体的救济。然而,全国当下正在施行的媒体融合,基本都是停留在两类媒体的简单叠加上,即党媒虽然都办了网站,但传播的内容仍然是老一套。这种换汤不换药的融合,当然不会争取来读者,也不会争取来市场。事实上,全国各省党报所办的网站,没有几家的日子是好过的。 媒体融合的关键在于:必须彻底改变旧有的传播观念,必须立足群众,坚持媒体为群众服务的宗旨,只有这样,媒体才会具有生命力。 上世纪40年代初,延安的《边区群众报》(为《陕西日报》前身)有个非常轰动的新闻报道,叫《乌鸦破案》。该报道的基本事实是:南方一位奔赴延安寻求真理的女大学生,长得很漂亮,被一个军官看上了。军官想要娶女大学生为妻,被拒绝。军官便骗女大学生到深山谈心,却凶恶地强奸并枪杀了她,还把尸体扔进了枯井里。军官回到延安后,就到处造谣说,女学生受不了延安的艰苦生活,又跑回南方去了。时过半年,枯井上方突然乌鸦成群,驱逐不散,当地百姓下井去看究竟,就发现了女大学生已经腐烂的尸体。群众义愤填膺,成群结队到当时的边区政府反映。《边区群众报》记者根据群众反映,到现场调查后,发表了报道《乌鸦破案》。当时的党中央看到报道后,立刻组织调查,处决了罪恶的军官,赢得了民心。这一新闻案例告诉我们,延安时期的党媒真正是“为群众办报,由群众办报”,正因此,当时的党的宣传总是一呼百应。 现在的媒体融合,虽然是传统媒体和现代技术的融合,但恢复我们党“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依然至关重要。在新媒体条件下,由于老百姓都拥有自由发表言论的条件,因此,媒体主流与非主流的固态模式已被打破。无论什么媒体,只要能够立足群众、服务人民,传播对人民有益有利的信息,传播人民群众欲知而未知的有用信息,进而获得受众的信任、拥戴,就会迅速成为新的主流。而曾经的主流媒体,如果依旧只是说些百姓不感兴趣的假话、空话,就必然会被受众唾弃。 立足群众融合媒体,重点要体现在媒体的新闻关注点上。世界和中国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哪些该报道?哪些不该报道?该采取什么方式报道?各种媒体都会有自己的选择。但千选择万选择,最终的选择衡量标准,都要落实在“群众需要不需要,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知道不知道”这些基本点上。媒体只要真真正正立足群众、为服务群众而存在,就一定能够赢得受众的全力支持和高度关注,自身的传播力就会大大增强。 (作者系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副会长、西北大学新闻学研究院院长,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本文为作者2014年11月15日在长沙“第七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的发言,见报时略有改动。)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