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志明2011年终摄影书评
2011年12月 作者: 来源:巩志明博客 责任编辑:开心
简介: 年过四十之后,兴趣从摄影批评转化为视觉艺术的批评,尤其是美术批评,阅读也由摄影开始向美术漫漶,近两三年更甚,对国画,书法,篆刻浸润日深,摄影阅读多侧重报刊,《中国摄影》、《摄影之友》、《像 ... 内容: 年过四十之后,兴趣从摄影批评转化为视觉艺术的批评,尤其是美术批评,阅读也由摄影开始向美术漫漶,近两三年更甚,对国画,书法,篆刻浸润日深,摄影阅读多侧重报刊,《中国摄影》、《摄影之友》、《像素》每期必看,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常翻。 除此之外,下面几本书有些感受,可置评一二。 评埃里克·伦纳的《针孔摄影》 年初在西安的一次摄影活动上,见过三影堂的毛卫东,记得他说他是从西安最远郊的一个区阎良,也就是所谓飞机城出去的,当时没有细聊,也不知道他是父母在阎良呢,还是他在阎良工作过。前两天,西安美院02级的董良在网上联系我,说有本《针孔摄影》想让我写几句评论。书邮来一看,原来是毛卫东翻译埃里克·伦纳[美]的著作,编辑是我的学生董良。 就这样,一本《针孔摄影》将两个曾经的西安人,一个现在的西安人关联在一起。当下人似乎对纯手艺之类的书籍并不太感兴趣,但是也不尽然,也有不少的摄影人对类似纯手工式的摄影活动情有独钟,比如针孔摄影,比如黑白暗房,将自己置身其中时间过程用心体验,并使之留下印痕,拥有纪念,这样的行为本身就有文化感。 埃里克·伦纳(Eric Renner),针孔摄影师,针孔资源文献库创始人,《针孔摄影》杂志主编。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70%的章节都是在讲技术操作,讲过程细节,讲实验数据,这样的东西仅仅具备文史知识背景的读者一看容易发懵,但是它是真东西,如果硬着头皮看完,必有所得。这些年我们的摄影书籍最大的误区就是忽视技术,连篇累牍地探讨意义和文化,那其实也是一种"假大虚空"的表现。 我历来反对,学习国画从八大徐渭等大写意画家的作品临习开始,因为简单和空虚不应该是学习的入口。我认为,要想对摄影有更多更实在的体验,应该从《针孔摄影》再出发,再补课,因为,这里面都是具体和真实的操作,我喜欢! (《针孔摄影》副标题: 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 原作名: Pinhole Photography 作者: [美]埃里克·伦纳 Eric Renner 译者: 毛卫东 出版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1-12-31 )
评陈团结的《民间纪事》 王刚策划的《纸上纪录片系列》中我最喜欢陈团结的《民间纪事》,容纳作者10年间拍摄的七个专题,有的拍摄坚持了七八年,有铁杵渐渐磨成针的意味,过瘾! (《民间纪事》作者:陈团结 著 出 版 社:上海文艺出版集团发行有限公司(上海锦绣文章) 出版时间:2011-5-1)
评王立力的《云之南》 《河之南》 这两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作者王立力四十年的摄影历程,我突然明白什么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了,像王立力这样在云南、河南默默摄影40年的摄影人,或许一直不会哭,也没有奶吃,但是时间将荡涤和淘汰一切曾经的峥嵘者、投机者,让老实孩子进入史册。 (《云之南》 《河之南》作者:王立力 出版:中国图书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评李洁军的《复制战争---战争影像的个人阐释》 我喜欢《复制战争》中彻头彻尾的玩法,这种玩法我感觉不仅好玩,而且上档次。书中的各类有关二战武器的介绍更让我着迷,没事翻翻, 感觉时间在倒流,回到了童年。 (《复制战争---战争影像的个人阐释》,李洁军著,中国摄影出版社2011年7月版) 评杨麾的《川北老乡》、《老房人家》 因为策展平遥2011年社会生活类群展《萌》而结识川北摄影家杨麾,获得他的这两本画册,在这些贯穿30年的纪实摄影作品中,我感受到像嘉陵江的流水一样普通,同时又生动得让人过目不忘的是一个纪实摄影老手的实力和风采。 (《川北老乡》 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2003年6月出版 《老房人家》 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年9月出版)
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网上交流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http://www.xwpx.com/article/2008/0917/article_1633.html
巩志明:《华商报》首席编辑
http://www.xwpx.com/article/2010/1022/article_90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