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该频现同音异义字2010年07月 作者:翟慧慧 来源:今传媒 责任编辑:高杰
简介: 读报纸、看杂志、上网浏览,常常碰到一些同音异义字。例如:“不负众望”表示成“不孚众望” “孚”是“负”的同音异义字;“取得更大的胜利”表示成“取得更大地胜利”,“地”是“的”的同音异义字;“花 ... 内容:
读报纸、看杂志、上网浏览,常常碰到一些同音异义字。例如:“不负众望”表示成“不孚众望” “孚”是“负”的同音异义字;“取得更大的胜利”表示成“取得更大地胜利”,“地”是“的”的同音异义字;“花开得很红”表示成“花开的很红”,“的”是“得”的同音异义字等。媒体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是稿件录入人员运用拼音输入法改录稿件时,不小心选错了字或词的对象,导致出现同音异义字。但与编、审、校人员对字的形、音、义掌握不准,把关不严也有直接联系。 “同音异义字”就是我们常说的“别字”。所谓别字,就是该用另外一个字,却用成了这个字。例如把“刻苦”的“刻”写成了“克服”的“克”。“克”字的笔画和结构都没有写错,它本身并不是错字,而是用错了地方,使用上不合乎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习惯,破坏了字和词之间的规定关系,使词语不好理解,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别字。这种别字就是“同音异义字”。当前,媒体业竞争激烈,媒体受众要求获取信息的内容要多,速度要快。为了满足受众的需要,就必须保证稿件具有时效性。于是,媒体在信息采编、信息加工制作或者出版发行过程中力求争分夺秒。因此,媒体出现个别字的差错,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的媒体却频频出现一些同音异义字,其文字差错率远远高于国家对媒体的有关规定,那就令人不解了。笔者对此也感到疑惑:媒体在“生产”流程中,经过编、审、校等重重关口,怎么还会“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这不仅损坏了媒体的声誉,而且也给受众者造成不便。相对来说,阅读能力较差的受众读了同音异义字,可能不知作者所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甚至会误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或者似是而非,违反习惯;或者非驴非马,成为笑谈。即使阅读能力相对较好的受众,虽然读懂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但总会感觉眼不顺,心里烦。而更需要特别重视的是,对于鉴别文字能力还不强、识别文字水平与思维还处于上升期或者趋向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媒体上读到的同音异义字,假如恰好是他们平时最容易写错或认错的同音异义字,又往往认为那些同音异义字也是正确的,因为媒体具有文化传承和教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得他们迷信媒体是权威的、媒体的文字是无误的。这样就加深了他们对那些同音异义字的错误理解。随着错误理解的逐渐加深,一旦定型,这对学生们漫漫长路的人生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字形、字音、字义,是汉字的三个组成部分。字形、字音反映事物的表象,字义反映事物的实质。人们只有掌握了一个汉字的形、音、义,才算对这个字有了全面认识,也才能正确使用这个字。否则即使能使用,也会出差错。作为具有文字基本功的媒体工作者,在定稿形成“产品”之前,只要认真,完全有可能杜绝同音异义字。媒体出现同音异义字一般情况下是由于编、审、校稿者责任性不强,粗心大意造成的,而编、审、校稿者粗心大意又是由于其责任心不强引起的。由此可见,要杜绝或减少媒体频频出现同音异义字这个问题,首先是需要媒体的领导正确认识并且高度重视媒体同音异义字对媒体及其受众造成的不良影响;其次是需要媒体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编、审、校稿者提高责任意识和全心全意为受众服务的意识,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第三是需要“把消灭错字认真地当做一件事情来办”(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选集》第4卷1262页),媒体要建立健全编、审、校赏罚分明的责任制度,谁错谁负责,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只要媒体上下都重视“同音异义字”的治理,那么媒体同音异义字的问题就能解决。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