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企事业报刊编采业务研讨会圆满结束(图)2010年01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文竹
简介: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news/2010/01-26/2092853.shtml
中新网1月26日电 近日,由中国新闻培训网和新民联合文化传媒机构主办的“2009企事业报刊编采业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全球报刊危机 ... 内容:
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news/2010/01-26/2092853.shtml 近日,由中国新闻培训网和新民联合文化传媒机构主办的“2009企事业报刊编采业务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在全球报刊危机的背景下探讨如何办好企业报以及企业报的未来发展方向成为本届研讨会一大热点。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精彩发言,并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报刊编辑论剑交流。 报纸不会消亡 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詹国枢认为有特点的东西就不会消亡。他认为,相较网络而言,报纸虽然时效性差、版面容量小、费用高,但同时具有阅读舒服、携带方便、信息精粹的优势,报纸不会消亡,但同时他预言,将来报纸必将被淘汰一批,数量会大大减少,生存下来的报纸必将具备读者精细化、内容精致化、人员精干化3个条件。 中国期刊学会会长张伯海对近10年的来的报刊发展态势进了回顾,他认为,就全世界范围来看,由于金融危机以及新媒体的冲击,报刊的广告收入受到影响,被网络媒体夺走了部分受众,但相比美国、日本等,由于政府的积极经济政策,我国的报刊业发展比较平稳,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对于报刊的未来,他表示,一定要坚持“内容为王”的战略高地,把握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大趋势,还要以先锋者的敏锐来捕捉新媒体的发展,既要有忧患意识也要做到不跟风不盲从。 企业报的优劣势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前经济日报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表示企业报不好办,因为企业报既要照顾到领导的意图,还必须要有老百姓爱看的东西,对于采编队伍的建设,他认为不光要会发现人才,同时还要会用人才,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要敢于放手。 中国企业报协会会长张思源认为,虽然企业报没有办报资金的顾虑,但却有不重视可读性趣味性、很少有批评性稿件、语言易空泛抽象、采访不深入缺少细节描写、专业术语太多数字太多的弱势,所以要办好企业报,必须要明白新闻与宣传的异同,要学会运用新闻手段予以宣传,要使宣传具有新闻性。 网络与报纸如何相结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高钢带来了网络最前沿的资讯,光明网主编杨谷讲述了网络与报纸如何更好的结合,引起了与会代表强烈的讨论。 工人日报美术摄影部主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于文国认为文字说明与照片同等重要,并解析了大量经典案例。人民日报海外版编委、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刘国昌讲述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王谨、工人日报国内部主任高晓林、前香港经济导报驻京首席代表、现人民日报海外版公共关系部总监姚赣南和与会代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与互动。 (编辑:文竹)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