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解海龙: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解海龙: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1)

2009年09月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主持人: 感谢蒋老给我们的精彩演讲,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蒋老一直在学习,而且一直在创作,就这个我很羡慕,非常钦佩。好,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大眼睛”老师解海龙,他讲的题目是“我们今天给明天留下 ...
内容:

主持人:

感谢蒋老给我们的精彩演讲,他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蒋老一直在学习,而且一直在创作,就这个我很羡慕,非常钦佩。好,下面我们有请我们的“大眼睛”老师解海龙,他讲的题目是“我们今天给明天留下什么及摄影作品权的集体管理”。

 

解海龙:

接到这个通知啊,因为手头事也挺多,今天上午有三个事都给推掉了,来参加这个活动。因为今天上午的事情是新闻摄影的论坛,我就想通过这个活动听一听有什么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但是今天我看到在座的一张张面孔和我们平时接触的不太一样。我们现在接触的是喜欢艺术摄影创作的,这种群体比较多,那就是一种娱乐性,快乐摄影,交朋友。他们是一种生存状态、生存方式。而今天我们在座的这些朋友,大家应该都是同道人,都是想尽量通过我们的这种实践、生活、工作,能够给后人留下点什么。所以今天话题呢,刚才蒋老谈到了几点,我非常赞同,我原来也想说这些话题,这样都展开了;曾璜也扯了一些话题,关于摄影作品收藏,我也有一部分话想说,可时间呢有限,我就不宜再做重复。但是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心理状态,是想了解50年前甚至更长一段时间,那个时代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的是通过那些影像给我们传达的信息,那么我们知道慈禧长什么样等等一些情况,但是如果要是当影像当摄影走到今天的时候,到了今天我们拍的片子再过30年、50年我们的后人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都不敢相信哪是真,哪是假,那我觉得这是个悲哀。我觉得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这种诚信度,做这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我们要更加注重这些问题。我们需不需要当你从事这个职业的时候,你举起右手宣誓,或者拍着胸膛说我保证不做假,我传递的信息是真的,这个时候需要严肃,为什么?我觉得就是因为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影像时代、图片时代,但是就是因为大家急功近利,急切的想成功,因此就有时候忽略了一些特别严重的问题,走捷径、涂涂抹抹、东搬西凑,最后造成造假,就这里面我还在多次跟地方讲,要有责任心,要有职业道德;还有就是现在我们评选过程中,评委的责任是相当的大,说评委你在做这份工作的时候,是不是敢保证或者说你是不是有能力,如果你没有能力,你不要轻易的到那当评委。最后评出来的东西,不是你诚心诚意要造假的,是你不懂,没看出来,最后导致了这种现象出现,所有我说责任尤其重要,蒋老刚才反复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舆论、在摄影媒体界引起讨论。今天的形式也很好,但是我更希望将来主办单位请这几个发言人共同讨论,然后发现问题,这样更有益处。现在我们说起新闻摄影,谈到“新闻”两字,实际上它和我们现在的艺术摄影截然不同,有门类。现在的问题是好多拿相机的人弄不清楚自己是干什么的,有很多摄影记者自己在外出拍片子的时候,都搞起艺术创作了,很唯美、很形式感。所以我们在强调评判标准的时候还是要强调真实性的问题,如果它不真实,不管多美,这样的片子我们不鼓励,不去用。我们报社的一些老总们、主任们,他们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了这些片子就是传递信息、就是出新,新闻摄影吗!推出一个题材、一个问题,往往还是嘴上不说,实际上还是把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装饰,让报纸好卖,版面怎样漂亮,还是有这方面的考虑在作怪。所以导致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齐强的问题上是很麻烦的。很需要大说特说的,我最近看到杭州《都市快报》傅拥军出了本小书,我就感觉他非常具备一个摄影记者的素质,他不去追求那种特别美感的东西,而张张照片看了以后令我所思,我就记起以前我初学摄影的时候,我的老师告诉我,令人喜的片子不如令人思,那就是说不是尽力去强调、去粉饰那种影调、光线、线条,那不是我们记者所应该做的。现在已经高科技了,为什么文字记者都可以拿起相机来,而且拍的片子都能获大奖,那就是因为脑子里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思维就是形象思维,不是一个创作艺术的思维,他一看就知道是反映事件的,应该在这方面下工夫。我在摄影家协会工作十几年当中很少碰相机了,但特别留恋在《中国青年报》当摄影记者的那十年,我也没有拍到一些更有影响力的,一些突发性的事件。但是,我觉得可能在社会生活当中,就会有一些摄影新闻性,很可能就是一个残疾人,他跟你的眼睛对视,然后你跟他对几句话就能挖出他身上的题材,他身上的闪光点,有时候我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当中,我一般也是进行一些思考,也没有更多的去注重摄影的表现力;你比如说像这个时间我就想如果我是记者,我今天就一定到一个典型的中学去,看看那个学校,通过老师了解有什么典型性的学生,然后做好了明天去追踪报道的准备工作。两天半的时间,孩子们考试完了,考完之后那种焦虑的等待,也可能他放松了,到最后录取通知书拿到的时候,他们的感受,以及再往后的一系列。10年前,我就是这样做的,找到一个学校,学校跟我说今年有一个孩子不是应届,应是去年考试,但是突发重病,住了医院,这个孩子是大兴县一个没有妈妈的孩子,由爸爸带着他,很苦很苦的。这个孩子从小就知道家里的苦处,从小学到初中都是班上第一名,就是要给爸爸争气,那我觉得这孩子应该就是一个典型,我就跟上他。可是没想到他考大学的时候突然生病住院了,学校里边还给他集资,让他养身体,让他明年准备复读、复考。这孩子等到临考前2个月回到了学校,到考试他怎么发的证,到进去,一直到考试完,考完了之后他心情就放开了,完了我就跟着他到了农村之后,那个季节正好是卖西瓜的季节,在地里和他爸爸收西瓜,收完了装车,然后再到城里去卖等一系列的事都让人感动。等到后来分数下来了,全校孩子都在那等着,拿到通知书的时候他们都把他抱起来——清华大学水木工程系。入了大学之后,结果我没想到他又考了一个硕博连读,一直到四五年前博士生考下来。现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整个过程。我想说的是特别有条件的孩子看到这个他悟出什么来,这就是一种精神,你说别的什么都没用。92年申办奥运失利了,去拍了一张失利的情况,主持人和那些名人都不在场了,那么这张片子成了那时候的符号性照片;而我呢,就没有机会到现场去,就只能去会务中心跑,然后我就说,失利了,你们学校是怎么做的,组织了什么活动,人家是一失利后,夜里一点钟全校组织完后,就找到了一个家长,有钱的家长,赞助了三千件T恤,上面印着“一个输得起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就那么几个字,进来的时候每人一件,然后在课间操的时候老师把全校学生都着召集来开誓师大会,大家都宣誓“我们现在就是要立足我是学生,好好学习,将来能够让国家强大起来,然后争取我们国家早日申奥成功。”就那个时候,那个感人然后我拍了一个照片,孩子们都在宣誓。等到这次奥运申办成功了之后,柴继军的老照片各地又开始流传,是失利时候是什么样,现在我们成功了又是什么样,实际上就是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我们可以去找,但是不要急着去追哪个要得奖,要什么什么的,急功近利的反而是生活更加浮躁。但是我们今天记录的东西就是要告诉历史、告诉明天的人们。就这样的话,我们的片子一张张多了起来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财富。刚才蒋老师讲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些情况,我们确实是心理很不舒服的,但是我总觉得在这个时候我们有责任在任何的一个场合下,我们要呼吁,要让大家把责任感放在第一位。我们记者的工作就是把今天的事告诉明天是真实的。如果我们现在还在怀疑过去的那张“胜利之吻”是真是假,到那个时候我们觉得是被戏弄了,甚至我们说当年占领南京把旗子插上去的那张片子是2次拍摄,美的感受就不一样等等。我觉得这是新闻摄影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第二个问题,我想说的是著作权及其维护。这是一个经过摄影界各方面人士长达近十年的呼吁,为了使我们摄影人的摄影作品、著作权得到国家、社会的认可和保护。最近刚刚批准成立了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这个是通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等主管单位报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再报到国务院,总理常务办公会议上批准的,因为有“中国”两字,所以在全国只有这一家,它是非盈利的。就是责任和义务,就是把每一个权利人、每一个拍照片的人的作品进行集体管理,你的权利得到拨正,首先就是谁侵犯了你的权力,使用了作品等等盗版、盗物等等十几项,那么这个组织只要跟你签了约,他就负责到底;第二点就是还会尽可能的把你的片子推向市场。刚才说一些报纸把摄影部取消了,我觉得这也可能就是一个趋势,将来再过多少年后也会跟国际接轨,那叫签约摄影师,他们有图片社。自由摄影师拍完片子,就送给图片社,然后图片社就给你做这些事。我觉得将来恐怕也是这样,如果一个摄影记者吃不上饭,那不能说是乐观的;所以这块将来就是通过签约把你的片子推出去。举个例子,某报摄影记者听说马华去世了,这是一个社会新闻,于是他听说在哪一天八宝山举行告别仪式,于是他就跑了进去,把社会各界人士戴着小百花、捧上花圈、道别,整个一个过程拍了20多张照片,后来放到网上,没想到全国的那些都市类报纸,比如《大河报》、《三秦都市报》等有400余家,都在报纸的三版、四版上登有三四张照片。这样按照图片社跟他签约五五分成的话,一张照片100块,一家就是50块,400家就是2万块。就是说他这种意识特别强,“得逞”了以后,就找到甜头了,谁死了他都去,一会马季死了,侯耀文死了,他也去;我也想到了,我也去,没想到人家采取措施了,专门给一证件,不允许这样的投机者进来挣外块。这个意识是非常好的,将来也是信息共享,就是突出你快、你真,你真实性、时效性、社会性就可以。第三就是我们还要不停的给人民提供法律方面的建议,比如说吕厚明,1958年拍摄的“欢迎志愿军回国”照片,近年他还说他这照片能卖多少钱了,我就说吕老师,我准备把你这种照片印3000张,每张10块钱,我就在摊上卖,卖3万块钱,成本低,每张也就两三块,他说那你给我多少钱哪?我说跟你没关系了,他说为什么,中

[1] [2]

  
相关文章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 新闻摄影如何让历史题材重拾新闻价值
· 善于捕捉:从“景深”到“情深”
· 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 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五要素
· 运用巧妙合理构图 凸显新闻图片主题
· 王传钧:好图片来自“蓄谋已久”
· 新闻摄影拍摄角度和光线掌控
·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 新闻摄影构图和特点有哪些
· 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
· 新闻摄影的技术要领

推荐 . . .

邓维致开幕辞,姚赣南主持
邓维致开幕辞,姚赣南主持
盛希贵: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盛希贵: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解海龙: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解海龙:2009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发言记录

相关 . . .

· 会议新闻摄影技巧
·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 新闻摄影构图技巧
·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 黄文、傅拥军在2009新文摄影高峰论坛上发
· 如何进行专题摄影报道?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编辑
·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
· 黄一凯:风生水起的在线摄影课堂生意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