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反腐“任重而道远”2009年04月 作者:刘以宾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网络舆情尤其网络反腐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实之词乃至恶意的人身攻击或许会掺杂期间并给甄别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但与一时难以彻底改变的传统渠道弊端相比,与有关部门必须更广泛地听取民意的执政需要相比,与新形势下加大反腐力度的紧迫性相比,毕竟是“大利”与“小弊”的关系,其“成本收益率”毕竟远大于传统渠道。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
关键字:网络舆论 反腐
内容: 南京市江宁区房产管理局原局长周久耕因严重违纪,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南京市纪委、监察局负责人表示,媒体曝光周久耕问题后,广大网民朋友一直非常关注,纪检监察机关也非常重视,对网友积极参与、支持反腐败工作表示感谢。纵观近日网络舆情,这一声感谢似并未让广大网友满意。感谢被指“迟”了些,甚至觉得感谢得不十分热情和真诚;更主要的,网友们或许是希望承担着一个大城市反腐倡廉使命的部门,能从实践的角度,对网络反腐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以及时代趋势给出一个肯定的结论,甚至以此为契机,着手探索推动网络反腐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操作性难题,并在实践中形成新的、具有突破意义的理论认识。
所谓“网络反腐”,可以被视为网络舆情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专家学者以及更多的理性思考者对网络舆情的理论、法律、体制障碍以及利弊得失多有论述,但无论从情感上以及实践上,赞成、支持、重视无疑已成一种主流声音乃至社会共识。去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网回答网民提问时说的一番话,被评论者认为“体现了党中央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给无数的中国网民‘转了正’、‘打了气’、‘撑了腰’”。无论一般舆情的上达还是对腐败行为的举报,有时正规通道不畅甚至被卡住,“网络至少是一条重要的辅助渠道”,因为它有着不太容易被卡住甚至群众意见、呼声让有关部门不得不听的“强制性”特点。 诚然,网络舆情尤其网络反腐也是一把“双刃剑”,不实之词乃至恶意的人身攻击或许会掺杂期间并给甄别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但与一时难以彻底改变的传统渠道弊端相比,与有关部门必须更广泛地听取民意的执政需要相比,与新形势下加大反腐力度的紧迫性相比,毕竟是“大利”与“小弊”的关系,其“成本收益率”毕竟远大于传统渠道。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潮流、一种趋势。 近些年网络舆情发展迅速,并已初显重大意义以及作用和“特长”,至于网络反腐,更适宜以“任重而道远”形容之。其“任重”在于:近些年反复倡廉的大量实践表明,传统渠道确有缺陷,传统体制背景下贪官反举报、反监督、反侦察能力越来越强,从而导致了纪检、监察效率不高,群众不满意的现状。而网络反腐却成为贪官反举报、反监督、反侦察的“克星”,周久耕事件虽不无偶然因素,必然性却早已寓于其中。仅仅从被称为“网络反腐年”的2008年的成功实践为据,即有理由对今后网络反腐的健康发展寄予厚望。所谓“道远”:一是网络反复必须有“道”且循“道”,如果说网络反腐是新生事物,那么其“道”则需在实践中认真去发现、去总结完善;二是网络反腐在前进道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需要对局部的改革探索失败给予宽容,更需要一种基于高度党性、人民性的顽强与坚韧。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