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迷时期预防陶瓷企业危机公关中的“蝴蝶效应”2008年10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tvrkthh0147
简介: 经济发展总是呈波浪式上升,有高峰也有低谷。在低迷时期总是有一些企业要破产、倒闭或者减产、裁员、被追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事实上一直都在遭受病毒的进攻,低迷时期的行业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而得病的主 ...
内容:
经济发展总是呈波浪式上升,有高峰也有低谷。在低迷时期总是有一些企业要破产、倒闭或者减产、裁员、被追债。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事实上一直都在遭受病毒的进攻,低迷时期的行业就像得了一场重感冒,而得病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抵抗能力出现问题—— —大多数都是因为太劳累,透支了身体。这次华尔街金融危机是因为透支信用和政府对金融创新缺乏监管,而陶瓷行业当前的危机外因是骤然恶化的经营环境和一系列大事件的影响,内因则是透支了发展的能量或者“积劳成疾”。 在病毒袭来,危机四伏的时候,企业怎么办?面对产品销量锐减,资金链紧张,企业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减少投入、降低成本、节省开支以及千方百计确保市场份额,启动促销手段稳住销量,减少和处理库存等。一个成熟的企业应对经营危机必定都有自己的几板斧,但却未必有经验应对因经营危机而引起的公关危机。 最近行业内发生的两件事情似乎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是某前两年快速成长的企业恰好这段时间与一个经销商发生了一起正常的债务纠纷,作为债主的经销商闹到企业总部,甚至刻意影响企业正常工作,企业只有依靠地方公安机关采取强硬措施才将事件暂时平息。这件事好在得到了及时而坚决的处理,如果不是在内部迅速平息,很容易就可能引发一场不大不小的企业共关危机。行业低迷时期关注企业生存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资金链,而对企业资金链最关注的是与企业的利益攸关者,包括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和其他服务商。因此在这样一个高度敏感时期,一件小的正常的债务纠纷很容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放大、变异为企业资金链紧绷的信号。而如果该企业是著名企业,这一信号则很容易被大众媒体所捕获并传播。 另一件事是最近被媒体公开报道的某著名企业位于佛山三水区的工厂上千名员工堵住工厂的大门致使进出的车辆无法通行,警方出动大批警力赶赴现场疏通交通的新闻。据悉,引起当天上午员工围堵工厂的原因是,该厂从7月18日和9月23日先后两次安排1000多名员工休假,而工人们认为工厂这种做法是变相要他们辞职,逃避赔偿,工厂则表示这只是淡季时的安排,旺季到来后会让工人复工。应该说这也是一次正常的劳资纠纷。我们周围每天都有企业在开张,也每天都有企业在关门。据权威统计,全球创业成功率平均只有8%左右。为什么这家企业与1000多名员工正常的劳资纠纷就上了主流媒,被极度放大传播?更为严重的是,为什么在媒体公开报道之后企业没有公开辟谣,而是继续保持沉默,令谣言继续扩散乃至增加?为什么一家生产规模上几十亿的龙头企业竟没有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没有建立形象公共危机应急机制?一些主流大众媒体之所以最近热衷报道类似的事件,关键是以下两个因素:一是新劳动法实施办法(草案)刚刚通过,舆论高度关注相关事件;二是经济低迷时期企业因生存困难导致员工失业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企业如果能预知这一点,并深刻认识到在经济低迷时期类似事件公开传播的危害性,也许就有能力和决心防范事情的发生。而就算“天要下雨”无法阻止,雨既已下,也会知道要找把雨伞来打,不会听任“雨打芭蕉”。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现象: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引起气流“微波荡漾”,但接下来气流在不断推演变化中逐步放大,最终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这种现象被洛伦兹(Lorenz)称为“蝴蝶效应”,也叫“混沌现象”。?约翰·奈斯比特教授的《大趋势》曾经畅销全球,但最近一位名叫马克·佩恩的美国人写的《小趋势—决定未来大变革的潜藏力量》也很跑火。这本书讨论的并不是无关紧要的琐事,而是善于发现社会生活大潮中新近表现出来的微小差异,见微知著,从细微处洞察未来发展,得出尚未普遍引起人们关注的未来趋势。相信这两个案例对我们处理企业危机公关能有所启示。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