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网上交流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网上交流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5)

2008年09月  作者:曾璜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自报家门--关于各自图片编辑工作的情况介绍 1、柴选(以下简称柴):各位同仁好,请大家相互通报一下自己从事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工作的经历。 李楠(以下简称李):1999年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 ...
内容:>     李:原来是不固定的,现在固定了。不固定时可以一口气出好多,但是分散,因为读者的培养是需要期待定势的。固定后连着两周被广告冲掉,只能干着急,但是有人会说:"今天的摄影专版没出呀?"固定不固定各有利弊。目前我选择的是固定。

     王:固定会好些,可以培养固定的读者群,对编辑工作也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实施。如果有份量的稿件,再争取多一些版面。

     巩:华商报的《图片新闻》版和《摄影报道》版是固定的,这可能也是我作为图片编辑最幸福的感受。

     资源配置--关于图片编辑与各方面的协调

     19、柴:以前的图片编辑工作可能由图片拍摄者和图片编辑共同完成,而景春的图片专版几乎完全以编辑为中心,调动各方面的图片资源来完成,这是一种趋势和潮流么?您又通过哪些途径调动各种图片资源来完勺约憾酝计ㄌ獾?quot;创作"?

     王:2001年,我作为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更大发挥,也试验了多种方式。根据每个摄影记者的特长,我给他们定出主题,给一定的时间拍摄,也就是命题作文的拍摄形式。如《开始》(2001年1月7日)是提前一个月挑选4个想法不同的摄影师去拍摄同一命题,《献出你深情的吻》(2001年2月11日)等也是如此。再如北京韩磊的《行走在异乡的铁路线上》(2001年2月3日),通常这类专题不太适合在报纸上刊登,因为怕读者不好理解。实际上没有不能理解的东西,关键是看你怎样引导读者去"看"。因此,编该版时特意请原《现代摄影》主编李媚著文《换一种方式读图》,为读者打开进入摄影者内心世界的通道。

     作为另一种尝试,让传播不再成为记者的专利,我也曾抛弃新闻传统操作的一些常规做法,作为对摄影者自己的反证,因此便有了《一个便衣警察的职业档案》(2001年2月11日),左版是记者拍的警察的生活片段,另一边是这位警察自己拍到的自己抓获各类罪犯的照片。这些照片虽然在技术上并不完美,但它们有很深的实证性,让人看到罪犯们在被抓获时和在公安机关的原初状态。

     20、柴:如何处理图片编辑与摄影记者的关系?图片编辑作为图片运作的中枢,对他们的指挥、协调如何进行?

     李:关系很灵活。有时候,摄影记者是生产者,我是收货商;有时候,我们也一起去采访;再有的时候,我订货,记者交单。我想,编辑应该注意的是:第一、认图片不认人,认原则不认名气;第⒚扛黾钦叨加凶约旱奶氐阌肭阆蛐裕坏谌⒈嗉约钦叩睦斫狻⒆鹬赜胫С郑匾备矣谖钦咚祷埃坏谒摹⒏视谠谀缓蠊ぷ鳌?br>

     巩:坦率地讲,这是我最薄弱的环节。但是,我会缺啥补啥,向李楠学习,按照她的四条"指示"去做!

     王:《目击》版的图片来源一是从全国各地组稿,二是依托本报记者的力量。本报记者稿件占了近1/3,其实本报记者稿源的优势在于可以互动,编辑和记者可以就拍摄选题、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到最后的拼版进行充分的商讨。再一个,对部里的摄影记者的风格趋向要大致清楚,多看他们的照片多沟通,注意他们的变化,量体裁衣,根据不同的人指派不同的选题,但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反其道而行磨练他们。比如说本报记者潘劲松的《从痛苦走向新生--目击戒毒192小时》(2001年9月24日),我希望他能坚持拍摄8天,磨磨他的耐性。而他几乎每天都会与我通一次电话,互相商量一下拍摄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下一步要拍些什么等。

     21、柴:在对投稿照片、图片网站的照片和本报记者拍摄的照片的选择上您如何平衡?

     李:所有的图片来源中,是好稿子就上。如果是同一新闻事件的,一般用本报记者的。

     王:只要是好稿,符合版面的图片,我一般尽量争取上,能拍一组好照片不容易。
巩:质量第一,新闻性第一。如果同等,则是本报记者--投稿照片--图片网站的顺序。

     22、柴:不可能您每次都是指定摄影记者去拍自己策划的东西,假如有记者拿回一组很好的片子,您如何为它量体裁衣?

     李:首先充分与记者沟通,了解他拍摄的前因后果;然后考虑当下的新闻环境,选择适当的报道时机;最后是运用各种编辑手段,挑图片、写文字、找资料……还要有一个好的版式,每项都必须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

     王:在我做一年多的图片编辑中,一般情况下,摄影记者基本会和我沟通,大家相信1+1>2。

     巩:策划不是万能的,这叫水到渠成,我更应该让它流畅纯粹精湛。

     23、柴:有的图片编辑经常为摄影记者做一些文字工作,甚至与摄影记者一同完成采访任务,我以前注意到的有南方周末的张小文,李楠当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多一些,已将自己版上的东西编成书籍出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合作?

     李:最近在由广东电视台举办的《生命写真》电视晚会(8月16日播出)中,我又担任了晚会撰稿人。其实,这种合作就是因为我们的策划将报道做大了,而我作为编辑知根知底,所以一些工作肯定是责无旁贷了。我觉得图片编辑与记者的合作还有很大的空间,而且是报纸以外的空间。

     王:我是摄影记者,在现场拍摄,你很难两者兼顾。再一方面,二者思维方式不同,摄影记者感性多些,文字记者理性多些,两者合作,会取长补短。编辑进入采访现场,在日后的编排中更能准确把握稿件。在我和张小文的合作中,我们都尝到了甜头。 24、据我了解,根据每个记者的特点来命题拍摄是杂志图片策划的常用办法。那么,杂志化编辑是报纸图片专题版的出路么?

     巩:根据每个记者的特点来命题拍摄也是我们华商报最惯常的思维。我们摄影部的成熟记者谢海涛、胡国庆、蔡勇等几乎都是这样。只不过我们不是用策划的概念,而是用管理的概念,什么题材,谁擅长,就让谁上。

     李:杂志化是一种可借鉴的方式,但不是出路。因为杂志与报纸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媒介,既不能要报纸杂志化,也不能要杂志报纸化。只有个性才是立足之本。

     王:杂志的报纸化和报纸的杂志化并不能相互取代,就像摄影借鉴绘画、绘画借鉴摄影,这仅仅是借他山之石来丰富完善自己。

    巩志明:《华商报》首席编辑

  http://www.xwpx.com/article/2010/1022/article_9029.html 

  巩志明2011年终摄影书评http://www.xwpx.com/article/2011/1230/article_17531.html4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 新闻摄影如何让历史题材重拾新闻价值
· 善于捕捉:从“景深”到“情深”
· 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 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五要素
· 运用巧妙合理构图 凸显新闻图片主题
· 王传钧:好图片来自“蓄谋已久”
· 新闻摄影拍摄角度和光线掌控
·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 新闻摄影构图和特点有哪些
· 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
· 新闻摄影的技术要领

推荐 . . .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关 . . .

· 会议新闻摄影技巧
·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 新闻摄影构图技巧
·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 黄文、傅拥军在2009新文摄影高峰论坛上发
· 如何进行专题摄影报道?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编辑
·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
· 黄一凯:风生水起的在线摄影课堂生意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