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网上交流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4)2008年09月 作者:曾璜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自报家门--关于各自图片编辑工作的情况介绍
1、柴选(以下简称柴):各位同仁好,请大家相互通报一下自己从事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工作的经历。
李楠(以下简称李):1999年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 ... 关键字: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
图片编辑
内容: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图与图之间的关联,是否因之而挖掘得深刻,展示得流畅。
14、柴:著名的图片编辑Mark Edelson(马克·安德尔森)认为,图片过小提供的信息不够,但好多四开报纸还要考虑用多少张图片才能充分表达一个主题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两方面的关系? 王:Mark Edelson是美国棕榈滩邮报的图片编辑,他连续七年夺得了全美最佳图片编辑奖,在他眼里,图片的尺寸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图片编辑永远要考虑用在版面上的图片是不是足够大,以使读者能够看清楚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实际上, 图片的尺寸问题其实就是读者本位的问题。 曾:李楠编的《生命写真》就有许多照片放得太小,不知是什么原因? 李:我发现,我编的图片版的图片张数好像越来越少,最近编的一个整版是5张图片。这是一种减法的思维方式,就是像Mark说的,放弃。《生命写真》中有些图片太小,曾璜是不是觉得影响了效果?有些不错的照片因为比较小,不一定能让人看出它的好,这应该是当时编辑时加法与减法的思维有点儿打架的结果。 所谓加法,就是我需要什么,然后把需要的图片一张张加上来;减法呢,就是我不需要什么,然后把不需要的图片一张张减下去。对于我们来讲,即使是一个摄影专题,也要考虑很多摄影之外的东西。但我从王景春与Mark的交流里学到了东西。即使一张图片再好,如果不需要,就一定要放弃。我觉得最让我高兴的事情是一组精彩的图片被我用极其简单但极其到位的版式做出来,人们被图片所吸引,忘记编辑,甚至忘记作者。 巩:我也深有同感。我看李楠2002年3月之前的版样,也感觉似乎照片用得多了点,因为多,所以就小。这好像后一直是她的"风格"? 但是,我不认为一张对开的报纸做一个专题时,就偏要机械地理解为5-10幅图,或者是7-15幅图。任何学术的问题都忌讳死板教条。 关于这一点,我举个例子:相当长时期以来,摄影界在谈论曾璜对中国摄影专题的贡献时都总爱提到他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有少数偏颇者甚至将之戏称为"曾八股",即拍摄和编辑"图片故事"时多半通过"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图片组合模式,通过"场面+细节"的编辑思路来演绎和传递新闻信息。其实,最早的美国《生活》杂志上怀特和尤金拍摄的照片几乎都是这一形式。我们华商报《摄影报道》版展示的绝大多数都是这一类。9月1日,曾璜路过西安,我们在著名的摄影人驿站"野骆驼"喝茶,又谈到这个问题,曾璜一语道破天机:"那不是我的东西,那是美国《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对摄影师提交一组图片的要求。那只是最低标准,不是最高标准,我们的问题出在了将人家的最低的标准当作了最高标准"!同样一个理论,机械的肤浅理解只能自缚手足,举步维艰;灵活深刻的理解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应该向一些品牌杂志学习,人家不少已经走在我们报纸的前面了。 15、柴:谈谈你们挑选照片的原则。为图片故事和图片专题选照片有区别么? 曾:图片编辑是从使用照片的角度来挑选照片,这与摄影界对照片好坏的挑选有差别。《三联生活》周刊的图片总监商园就明确表示:"最好的照片就是最适合我们版面设计需要的照片。" 在具体操作时,我首先看照片的技术质量,其中包括曝光的控制、焦点和景深控制、色温控制。这里要提到的是报刊彩色化后,照片的色温平衡也是衡量一张图片职业与否的重要标志。目前报刊上出现大量没有对拍摄现场色温进行控制的照片表明大多数的中国摄影师还没有掌握在采访现场控制照片色温平衡的技术技法。第二是信息传递,第三是照片的视觉构成。后两点包括:构图是否有利于信息的传播?视觉构成是否有趣?照片是否有视觉冲击力?平面构成是否吸引读者? 李:我总是选择那些让我眼前一亮、过几天还经常想起的照片。这是非常感性的说法。实际上我觉得曾璜讲的几条已经总结得很好,尤其是色温控制,因为这个问题非常影响印刷效果。总之,我觉得一张好照片,应该是会说话的照片,看着它,就觉得能和它有感情交流,甚至会心一笑。图片故事与专题的挑选我都是根据要表达的主题来进行,另外要参考我打算以什么方式来表现。最后,我要考虑的是新闻纸的表现特点。报纸和杂志都是平面媒体,即便我一个人,也会为这两种媒体挑选不同的照片。新闻纸很讲究"先声夺人"的气势,主图的冲击力与对主题的直接表达很重要。 巩:我理解,"图片故事"是小概念,"图片专题"是大一级的概念,后者包容前者,前者仅仅是后者的一种形式。 我挑选新闻照片的原则有3条:首先是看能不能把事情说清楚。写文章"平白晓畅"是最高境界,拍新闻照片一看就能明白八九分是最高境界;其次,是不是最大程度、最"原汁原味"地传递信息;最后,抓不抓人,耐不耐读,有没有味道(新闻事件中人的真实是初级境界,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与环境的真实是中级境界,在特定环境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联是高级境界。) 王:我很赞同巩志明的分类。其实,我更愿意在摄影的大范畴里来圈定新闻摄影和新闻图片编辑,正如巩志明所说:"机械的肤浅理解只能自缚手足,举步维艰;灵活深刻的理解却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16、柴:如何在版式上体现图片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各位在编辑过程中是更注重图片本身的质量,还是注重向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为什么? 李:我想这有很多种方法。我们总结了一种立体化编辑。所谓立体化编辑,就是指一个版面不仅让读者看到一个"用镜头讲述的故事"中的情节与逻辑,还有这个故事的背景与它同相关属类事物的联系,这是故事的立体化;不仅有信息上的获取满足感,还有由信息出发产生思考与探究的思想探险的愉悦感,这是阅读上的立体化;不仅有视觉上的冲击,还能形成听觉等诸多感觉的共鸣,这是借鉴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所形成的感觉上的立体化。 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图片大小、上下左右位置、图片中人物的视线方向加上文字标题的走向来牵引读者的视线。很难说这二者更注重哪一个。不过,我曾做过一些版,图片不多,而文字很精彩,反响也不错。我想,这是因为是报纸的缘故。对于大众而言,他们最希望是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报道,而不会那么细分这个报道是图片占主导还是文字占主导。但是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图片质量不够好的话,我会请记者再去拍。 巩:我更注重后者,即向受众传递信息。版式要为内容服务,这是其一;版式要为内容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是其二;两者要协调、融合甚至要让人意识不到,这是其三。 王:好的图片应该具有有效传达信息的可能。一张或一组视觉垃圾很难吸引读者的眼球,即使传递了某种信息,但摄影者的影像能力则受到质疑。如果图片表达有问题,那干脆换一种方式。 17、柴:我们是否可以讨论一下文字与图片的关系。比如现在有的图片专题配发的文字不像过去那样还是对事件的叙述,那么这部分文字是如何与图片紧密配合的呢?如何为专题选择一个好的标题? 巩:关于标题,我主要考虑它与大图(点题照片)的关系,总结出"虚图用实题,实图用虚题"的原则,即一看就明白的图片,就起一个耐人寻味的题目;而半天都看不懂的图片,就要一语道破天机,用最直白的标题,让人立马知道这是啥。 我们强调充分发挥文字的互补功用,正文要求简短、耐读、耐人寻味;对图片说明的要求是"三要三不要",即"要讲图片背后的故事,要增加信息量,要增加细节;不允许描述图像,不允许重复正文,不允许又臭又长。"即便是在强调图文传播的今天,依然是"图像有所短,文字有其长",而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而且,任何新闻图像假如不依靠文字确定,信息的传播几乎就无所附依。 曾:以南方日报《生命写真》为例,这个报道的图片很不错,摄影师秦文刚对视觉影像和视觉内容都把握住了。但真正让我感到眼眶湿润的倒是李楠那些文字。 李:文字相对于图片的形象、直接而言,有精确、凝练的特点,把握住这些特点,能使版面的表述立体化。不论是配文还是图片说明文字,都要紧扣画面衍生,但绝不能重复图片中已有的信息。文字要从已有的信息出发去开掘画面没有表现但又与画面相关?quot;画外音"。配文除简明扼要地交待主要内容外,还要阐明主题。 以《生命写真》为例,主要东西肯定要用画面表达,但还有的东西,一是画面不好表达,二是表达有局限,三是表达了我认为还要加强的,都会在行文时加以考虑。这些是边采访边决定的。我个人的习惯是在采访时注意观察细节,动作、语气、表情、穿着、房间的陈设等等都是最为真实的新闻素材,再有就是看到任何有意思的东西一定要问个明白,很多让人激动的发现就是问出来的。比如乡村医生在墙上留的一行字:"同志,我下乡去了,请等一会儿。"这个原始联系方法很能表现他的特殊处境,但如果拍一张照片并没有多大意义。于是我就把它写在文字的开头。这个细节的描写后来很多人对我谈起过。而无意中发现的,也是问出来的房院长爱人在墙上为早夭的爱女写的那几句话?quot;我一定爱维雅,我一定想维雅……",太有震撼力了,这肯定能出一张重要的照片,那么文字只是交待一下前因后果,稍稍渲染一下气氛。再有,就是以直接的议论来深化一下主题。 总而言之,文字是摄影专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作用不在于多么文采卓然,而在于恰如其分。我一般是选好照片后再动笔,即使有很精彩的句子,如果喧宾夺主也坚决不用。我想,这是图片编辑与文字记者在行文时的最大区别吧。 王:记得有一篇文章对二者的关系这样论述的:"尤金认为"文字非常重要,因为你无法在照片里完全说出你要说出的话"。人们都说"一图胜千言",但没有文字的照片可能一文不值,因为文字在提供照片所述事件的前因后果,交待背景材料、补充抽象数据、引导或左右读者的阅读心理和情感倾向等方嬗凶挪豢商娲淖饔谩?br> 《生活》在创刊时的设想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初期也的确是按这个方针编排的。但后来却对文字稿的份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图片固然很有吸引力,但也有其本身的不足之处:只能表现出一瞬之间的某一局部,某一侧面。如果没有文字的帮助,就很难全面地帮助人们认识到事件的全貌,既无广度也无深度?quot; 18、柴:各位的图片版是固定的么?那么,图片专版是固定下来好,还是有内容时多给一些版面,没内容时甚至可以不做好呢?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