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网上交流图片编辑谈“图片编辑” (2)2008年09月 作者:曾璜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自报家门--关于各自图片编辑工作的情况介绍
1、柴选(以下简称柴):各位同仁好,请大家相互通报一下自己从事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工作的经历。
李楠(以下简称李):1999年武汉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 ... 关键字:曾璜、王景春、李楠、巩志明、柴选
图片编辑
内容:客户和摄影师之间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基本的中英文写作能力。
李:如果指报纸的图片编辑,我以为:第一,敏锐的新闻感(图片是新闻的表现方式之一,对于报纸而言,第一位的是新闻的报道效果,然后是图片如何表现新闻的效果);第二、曾璜所说的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对影像好坏有感觉;第三、对平面媒介的感觉(怎样处理图片能达到最好的传播效果);第四、坚持原则的勇气与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五、必须掌握一些技术:较好的文字功夫、通英文、熟练上网等。 巩:曾、李二人把话都说完了,我连"拾遗补缺"的空都没有了,但想补充三点:一、强烈的人文关怀意识;二、永不平息的创新激情;三、看到真正的好新闻照片要知道扑上去,奋不顾身地去爱(用好,展示好)。 王:既然是图片编辑,那么敏锐准确的图片解读能力肯定是第一位的,也就是图片的鉴赏力、感受力、判断力。还有是善用资源。 6、柴:有人提出,作为图片编辑,既要会看照片,又要会拍照片,您如何看? 曾:美国《财富》杂志摄影总监米希尔·马克娜莉(Michele McNally)认为摄影师担任图片编辑容易将自己对图片的好恶带入到图片编辑的的工作流程中去,影响对图片的判断。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一定要对摄影技术的职业标准和对视觉语言的行文、也就是影像好坏有感觉,特别在视觉语言好坏的判断上,需要长期的积累。据我所知,《生活》杂志的图片编辑每年过目的出自世界上最著名和最有创造力摄影师之手的影像超过百万张。 可以说,在目前国内报刊中出现的图片,达不到职业标准和犯视觉语言语病的占了大多数。那些没有达到摄影技术职业标准的影像容易判断,标准也较好把握,但对视觉语言行文出了语病的图像似乎不容易把握了。面对这么多看了别扭的影像,我还反思性地问过自己:是不是我对影像的观念太陈旧了?是不是影像发展就是这个趋势?我每天要浏览十几份国内外的主流报刊,一天面对摞在桌子上的几百本国外杂志我突然悟出来:若以国外这些主流媒体的影像作为参照系,不是我错了,是国内的媒体出了问题。近几年随着中国媒体的繁荣,许多没有经过职业培训的人员进入了媒体业,许多对摄影报道无知或知之甚少的人员在媒体中掌握了照片使用的生杀大权,导致了不够印刷出版标准的照片在报刊版面上随处可见。 一张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的别字,一张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就像文字报道中语法不通的句子,一张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就像一段随意堆砌的文字,而在版面上没有得到妥善安排的照片就像一篇结构混乱的文章。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从总编到校对员都不允许别字、语法不通的句子、随意堆砌的文字出现在版面上,却容忍技术指标达不到刊登出版标准的照片、没有经过剪裁编辑的照片、视觉语言杂乱无章的照片、没有妥善安排的照片赫然登堂入室地出现在自己的报刊上?在中国和美国都受过系统新闻摄影教育的著名摄影记者刘昕回国后感慨地说:中国摄影师应该感谢读者的宽容,让他们可以将那么多达不到职业标准的照片发表在版面上。 王:完全赞同曾璜的观点。 李:坦率地讲,我的照片拍得不怎么样。(不过有个跟我同名同姓的人在荷赛拿了大奖,这句应删去,与我们讨论无关!!!)。我觉得图片编辑不一定要会拍照片,但是要懂照片。如果本身又会拍照片当然更好。 巩:我不这么看。术业有专攻,会拍照片而不会看照片的人在中国比比皆是,要不怎么到处都在喊着要图片编辑;那么,为什么会看照片的人就一定要会摄影呢?从历史上看,尤金·史密斯的照片拍得应该说有口皆碑,但是我们不要忘了,他还老觉得自己很能编辑照片,不止一次地在《生活》杂志越俎代庖,结果是他的人际关系日趋恶化,这也是他最后不得不离开《生活》的原因之一。同理,我还不知道国际上哪位大编辑也是著名摄影师的,至少这样的例子不多。当然,如果,图片编辑能以拍照片的实践来修养自己的编辑业务,是再好不过的了。 7、柴:南方日报集团的总编辑杨兴锋先生曾多次谈到图片报道的策划(杨兴锋《新闻摄影报道的策划》一文见本报2001年8月1日第3版),各位对"策划"如何看? 曾:那是一篇很好的文章,我理解其主要内容有这些:媒体白热化的竞争要求摄影报道必须有策划的观念,新闻媒介激烈竞争使新闻信息传播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新闻资源的垄断不再可能,独家新闻难觅,策划可以提升媒体的特色;二是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已从"量"的需求转向了"质"的追求,必须通过策划来提高报道的质量。 对报道进行策划,是报道摄影的一个趋势性发展,有很多面对市场的报纸都在这么做了,但能这样有条理总结的总编还不多。当然,实践中还有操作水平的问题,有些报纸策划得很不错,但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如北京青年报在报道上有很多超前领先的观念,也拥有一批国内最好的摄影师,他们的照片单张看都不错,他们的摄影师在国内摄影比赛中也常常获得好的名次,但在图片使用上较弱,有了前卫的观念但没有在摄影上做出一些可以让业内人士来讨论的实例,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我印象中这些年国内几个最佳图片编辑评比都没有北京青年报什么事。在2001年人民摄影报的"年度杰出图片编辑"评比中,就有评委对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使用提出过坦诚的批评。 李:我对策划的看法和杨总完全一致。我们总结了一个立体化策划。所谓"立体化策划",是指一个新闻报道的策划,不是就图片而图片,不是就摄影而摄影,而是不仅为读者提供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实以及相关背景,还要进一步提供丰富的报道,也就是报道内容策划上的立体化。可分为以下三"看": 一是由此新闻事实"向下看",即将其主题扩展为诸多相关子题,形成系列报道分步骤展示每一个新闻点,以全景式报道占得优势。如1999年澳门回归之际我们策划的18个专题的系列摄影报道《澳门故事》; 二是由此新闻事实"向后看",即探寻其可能的延续性价值。有的新闻第一次出现时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更激烈、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这就需要以策划将其"激活"。2001年5月,本部一位记者了解到广州火车站有一群湖北黄梅籍的小孩经常纠缠旅客乞买物品,这一新闻已有其它媒介报道。怎么办?当时,我们进行了3步策划,将这一新闻做成了"独家"。首先,解救儿童。我将此事向湖北省委领导汇报,促成了鄂穗警方联合抓黑手救儿童的行动。紧接着,追根溯源。我和记者跟随乞买儿童千里返乡,在当地取得了许多第一手材料。接下来,进行社会讨论,将乞买儿童一事与其它类似的非法雇用童工的案例归纳起来,采访了法律专家和社会学家,使乞买儿童这一单纯的新闻事件扩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话题。先后在南方日报和南方都市报刊发7个图文版,并被湖北、上海、北京的媒介转载。 三是由此新闻事实"左右看",即由此新闻事实策划与之相关内容的报道,延长新闻的生命力,扩大新闻的内在含量。2000年2月《南方日报》推出的摄影报道《茫茫人海见毒瘤》,是一组报道广州火车站吸毒人群的触目惊心的照片。刊发后,其影响无疑非常之大。但影响再大的新闻也是"易碎品",于是我们策划了与吸毒有关的戒毒报道、火车站整治报道、青少年防毒报道等等一系列相关题材,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热潮。 同时,立体化策划还包括以立体化思维,借助各种媒介力量,发挥各处媒介特长,将报道以更加现代更加高效的方式投放出去,这就是报道方式的立体化。上面提到的《茫茫人海见毒瘤》,我们不但在报纸上以数个版面跟踪报道,还组织了同名影展,出版了《独闯毒穴》一书。2001年11月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期间,本部记者除向报社发稿之外,同时主动承接南方网九运频道图片供稿,借助网络的"无限度"容量和即时更新将记者发稿量成倍增长。 王:有高度,完全赞同。 巩:新闻策划,似乎是近年国内新闻界的热点话题。从图片编辑的角度来看新闻策划,我觉得应该思考3个问题: 一、要有,但不能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做新闻本身是被动的,从业者只有在尊重这个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万万不可为了操作目的而有意颠倒主次。 二、从长远利益来看,无节制地大肆操作新闻策划,往往牺牲的是媒体自身的公信力。不适度地将媒体自己操作的新闻事件片面凌驾于众多新闻事件之上,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转移公众的关注度,这合适吗? 三、注重新闻策划时下已有形成报纸风格的趋势,既然是风格就应该允许有,也还要允许没有。 我的高招--关于图片专题版本身的运作 8、柴:其他报纸的图片专题版也在变,比如,中国青年报的图片版从过去单一的图片故事转变成既有图片故事专题、又有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而北京青年报的图片专版则完全分化,成为不同层面的内容。各位又如何看待? 王:图片版怎么办?相信每个图片编辑为此都曾苦恼过。现在能拍高质量的图片故事的作者少了,这也许是题材的限制,或者时间的短暂。一组稿件好照片就一两张,有时连一张也找不出来,所以,图片版的改版也在所难免,苦不堪言。穷则变嘛。 曾:中国青年报的这种做法不是创新,而是走了回头路。早年他们的画刊版就刊登各种各样的图片,其中就包括国内外的优秀单幅新闻照片。1995年元月他们将画刊版改为图片专题版是创新,对中国的摄影报道产生很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开始办图片报道版。我国报纸报道摄影版时代是以中国青年报1995年的改版为标志的。 谈到北京青年报的图片版,我记得他们紧随中国青年报之后办视觉版。他们有钱,也出了大价钱,大约是1500-3000元买一个版照片,现在中国还没有多少媒体能出到这个价。那时国内很少有成熟的专题摄影师,市场上也没多少成熟的摄影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北京青年报花钱将"垃圾"登到了自己的版面上。1997 年前后,北京青年报也意识到问题了,担任过视觉版编辑的王林介绍说,他们不为办视觉版而办视觉版了,而是提倡报道的视觉化,为可以视觉化的报道配上照片,将所有可以办成视觉版的报道办成视觉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摄影从业人员正在"将摄影成为报纸独立的报道形式"努力奋斗时,孰不知国外的媒体已经进入了为每一个文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