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培训网
中国新闻培训网
定制服务项目:  新闻采访与写作培训  摄影新闻培训    发言人培训 网络新闻宣传培训 新媒体短视频培训   企业内训    新闻书籍代购    品牌传播策划
当前位置:文章首页 >> 新闻摄影 >> 摄影技巧 >> 谈谈新闻图片的增值

谈谈新闻图片的增值

2008年09月  作者: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也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读图时代”使报纸对图片的 ...
关键字:新闻图片 增值
内容:

    随着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也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读图时代”使报纸对图片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对图片视觉效果的要求日趋强烈,对摄影记者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都市快报一向重视图片,在快报事业的发展中,图片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事情都是与时俱进、向前发展的,快报的发展对图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目前要做的就是提升新闻图片的附加值,寻找可以发掘的新闻图片的增值空间。

摄影记者的困惑

不知道拍什么

    对传统新闻摄影来说,其基本功能之一就是记录。但现在,新闻摄影的记录时代已经过去了。昨天发生了一件新闻,在摄影记录时代,你拍下了这个新闻,采访到了五个W,你就已经很成功了。但现在,光是记录已经远远不够了,新闻摄影已经由记录转向了表现。昨天的新闻大家很可能在你见报前就看到了。对现在的摄影记者来说,这就要求你看到了什么,然后用自己的视角把它表现出来。很多摄影记者的困惑在于不知道该怎么拍摄,因为,现在的摄影记者需要做的不能仅仅是把现场拍下来、采访到五个W了,你的拍摄手法也不能只停留在原先的技巧层面。

线索同化,我们需要的新闻在哪里?

    快报把所有的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事件性新闻即硬新闻,硬新闻要求其意外性超出常人意料范围,具备五个W。

但是现在,大量的信息大家早已知道了,现在每当有一个新闻事件发生时,就会有很多媒体同时到场。媒体获得独家线索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媒体做硬新闻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

    这就要求我们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现在缺少的不是信息,现在做新闻更多需要的是记者有智力水准和对稿子的处理能力。新闻的做法已经由做独家的信息变为独家的眼光和独家的处理方式。优秀于他人的竞争力靠的是头脑,人是唯一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所以无论对快报的文字记者还是摄影记者,重新厘定“新闻”的含义,做有市场诉求的新闻,这个标准和要求是一致的。摄影记者不是工匠,记者不能照葫芦画瓢,也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象,他必须对新闻事件有自己的思考。

    判断一张图片值不值得拍摄,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事有没有新闻价值”。一般的新闻价值包括:及时性、重要性、异常性、人情味、情趣性。但都市快报副总编任州把这些新闻价值又细分为新闻价值元素,大致概括为:感动、意外、心头一酸、会心一笑、温馨、成为话题、服务性、有用、新的知识、励志、思考、提醒、净化社会风气、与每个人有关、有益、建设性、唏嘘、感慨、难过、幽默等等。

判断一些非事件性新闻值不值得做,就看有没有这些新闻价值元素,只要有几点或一点新闻价值元素,就有了做稿子的理由。

新闻图片需要什么“新闻性”?读者喜欢什么样的图片?

    新闻性是新闻图片的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就是没有新闻性,那么这张图片就肯定不是新闻图片;但是有了新闻性,它仍然不完全是新闻图片。

    图片的新闻性,就是这张(组)图片里包含有新闻的特征。“这张照片没有新闻性”,这是编辑的撒手锏。在这句话面前,摄影记者没有任何机会反击。

    但从传播学的观念来考量,什么样的图片最易传播?是“新闻性”强的吗?国外的新闻图片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实验:给出一堆同样的图片分别让几位职业编辑和读者挑选,确定报上应该出现的照片。结果发现,职业编辑挑选的都是他认为最有“新闻性”的照片,像战争、火灾、凶杀等,而读者挑选的却是孩子的笑脸、可爱的动物、幽默的老爸等美好温情的照片。

    今年3月底,都市快报登过一张西湖边松鼠的照片。见报后,两位在上海的德国小朋友非要缠着妈妈来杭州看松鼠。———照我们的日常理解,这个题材是比较软性的,是属于“新闻性”偏弱的那种,但这张图片却达到了应有的传播效果:杭州是个生态极好的旅游城市,西湖边的松鼠可以悠然自得地吃东西,人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题材讲话的方式就从“告诉什么”变成了“表达什么”。这时,读者不是读这个图片的“新闻性”,而是图片本身的趣味性引起了他情绪的反应。

    现代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了,尤其是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读图习惯。你的图片要是不能在第一眼就抓住别人的眼球,那他根本就不会去看这张图,那你想在图片中表达的“新闻性”也就白费了。所谓图片的“新闻性”,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心理上的二道加工才能得到的东西,而第一直觉才是他读这张图片的理由。那么这张图片应该有这样的特质:它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起人类的情绪变化。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读者对新闻图片的需求口味正在发生变化。尤其是生活在城市每天忙碌的人们,平时已经够紧张了,闲下来看一份报纸,更希望看到的是温情美好的事物。

    我们的读者想看到什么?我们应该为读者拍什么?我们选择怎样的图片出现在版面上?快报的每位摄影记者和版面编辑每天都在考虑这些问题。

让读者看什么样的图片———作为图片编辑怎样挑选照片

《美国现代新闻媒体编辑技巧》对挑选照片有以下几个标准:1、能有效传播,能突出、醒目,或者恰当地陪衬消息;2、能吸引读者注意,引起他们阅读文章的兴趣;3、能加强文章其他方面的效果。

    从新闻价值的标准选择照片,就是:冲击力、奇特性、显著性、动感、接近性、冲突性、及时性及技术表现手段。

一张出色的照片应该具备什么?

    评判一张照片或者一组照片的好坏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有个人的视点、视觉,不同的人对不同的照片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第一,选题;第二,摄影技术方面的因素;第三,摄影的表现方式;第四,这些照片是不是有意义,这个意义可能包括历史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或者社会意义。如果在这四个方面都做得很不错的话,就应该是一张或者一组好照片。

    对照片,一句话:“要让我吃惊。”摄影记者通过种种努力,我所要等待的就是那么一张可以一下子冲进眼帘的照片。总会有这样一张照片:那是一种超出你期待的表情,那是被摄者处于情感高潮,摄影师完全忘我时所拍摄下的景象。概括为一般的标准就是:1、信息价值;2、形象价值;3、情感因素;4、亲切感。

    最后体现在报纸上就是:1、说什么:是图片的内容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新闻传播需要,有完整的信息传达。2、怎么说:是图片的视觉评价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报刊的视觉个性要求,给受众愉快的视觉感受,同时满足信息需求。3、说成什么:是媒体的观点传播原则,合格的图片必须符合媒体的观点需求。

新闻图片的增值途径之一———图片说明

    一直以来,摄影记者都把图片说明当作极其简单的事件要素描述,文字“含金量”很低。而实际上,“照片说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每天写的最重要的文章。清晰、文字优美、准确和完整,这些标准———如果有的话———比正文的要求还高。”照片能够在瞬间抓住读者,但如果没有基本说明的话,照片的效果就不能如此醒目。在抓住读者的瞬间,几乎所有的照片都要用基本说明文字来加深其印象。

    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说:快报的摄影记者首先是记者,其次才是摄影的记者。所以快报对摄影记者的采访功底和文字表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一些画面较普通的图片,通过摄影记者深入采访,使图片说明成为图片提升附加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图片说明的写作可以概括为:

1、哲学意味:如《一只牵着管理学的风筝》


    在二百多人的喝彩声中,一只名为“卡通狐狸”的大风筝在众人的合力帮助下放到西湖上空。昨天下午三点左右,风筝的主人冯天行带了三十多人来到白堤。

    老冯说,风筝是去年花了四个月时间做成的,主体部分长5米宽3米、尾巴长30米,昨天是第一次到西湖上放飞。这次来放风筝的除了家庭成员外,大部分是自己公司的员工。让员工们参与进来,主要是练练队伍的凝聚力,让大家明白,做好一件事情,大家齐心协力是多么重要。记者 李建刚 摄影报道

2、情感:如《相互依偎 就有幸福》

    出门在外,再苦再累,只要相互依偎着,他们就觉得很幸福。昨天中午,四季青服装市场立交桥下,一对擦鞋的夫妻这样度过他们的中午时光。这对夫妻来自四川农村,在杭州擦鞋已经三年多了,忙一天能赚三四十元,中午在外吃五元两份的盒饭。现在夫妻俩租了间8平方米的农民房,他们有个8岁的女儿在老家上小学一年级,这个暑假他们准备接她来杭州。记者 韩丹 摄影报道


3、实用信息:如《抬头望天 颈椎好了》

    30条3米长的鲤鱼风筝连起来有270多米。昨天下午,西湖白堤锦带桥上,一串长长的鲤鱼风筝出尽了风头。几天前,71岁的周源友老人花400多元从义乌买来这些风筝,但要把它们放上天却非常不容易。在四五个热心人的帮助下,从昨天下午一点一直忙到四点多,鲤鱼们才一条一条飞上天。周源友老人说,在西湖上空放风筝已经有五年了,前后花在风筝上的钱加起来有4000多元了,放风筝不但治好了颈椎炎,身体也硬朗了很多。记者 李建刚 摄影报道


4、情趣:如《呆得久了 架子就大》

    郭庄水池里,一只白鹅扑扇着翅膀自得其乐,任凭游人怎么逗它就是不理。郭庄的一位工作人员说,这只白鹅是三年前从市场里找来的,品种不名贵但形体很漂亮。

    刚到郭庄的时候,白鹅表现很积极,饲养员只要叫唤一声,鹅就会游过来,游客逗它,它也很乐意作出反应,因此也很有得吃。现在不行了,饲养员怎么叫它,它都不肯动,脖子下也长出了肥肉。按理说,鹅的寿命有十来年,这样算算它其实正当壮年。看它也没有回转的迹象,工作人员已经考虑要买只新鹅来替换它了,不知道下一只鹅在那里待久了会不会也像它那样。记者 梁臻 摄影报道


5、警示:如《我愿意成为您的教训》

    要是十年前的那个晚上他没斜穿马路,被一辆货车撞成高位截肢,现在他就不用坐在轮椅上。昨天下午,看到吴山广场展出的“关爱生命安全出行”宣传画,贵州小伙罗开彩又后悔不已。小罗说,看着街上行走自如的行人,他真的羡慕极了。每当看到有人闯红灯时,他真想上去告诉他们自己的遭遇,“我是真的想让大家把我的遭遇当作一个教训。” 记者 李建刚 摄影报道


新闻图片增值途径之二———意境追求

    意境,在中国美学中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意境首先要求的是情感真实、景物真实。这既符合新闻摄影的表现方式,又体现新闻摄影意境表现的现实存在。对表现真实性的情与景而展开审美想像的空间,是体现新闻摄影审美意识的主要方面。新闻摄影作品意境的体现,不同程度地受到传统文化作品意境的启发和影响。一幅充分体现意境的优秀新闻摄影作品,具有内蕴持久的审美效果。

    西湖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每年春天,西湖边都会吸引一大批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用什么样的照片表现西湖春天?每个人都在考虑表现形式的创新,但出来最多的画面还是“美人美景”。

    当时快报视觉新闻版计划出一期“和谐西湖”的专题,经分管副总编辑任州指点,我们把表现重点着眼于“西湖春天的几个和谐细节,重在表现西湖的静谧、灵动之美”。快报摄影记者王飞花了一周时间“游荡”在西湖边,拍回来近千幅照片。在挑选图片时,着意有西湖特征的细节,剔除有“人”活动的照片。最后连头版导读共选出8幅做了一个《烟花三月和谐西湖》专版,图片说明用了简短的诗话语言;在版面处理上,采用宽幅式排版,使该版面成为当天的异型版,突出视觉效果。


    见报后,一些摄影同行来电“指责”,称“从未见过整版没有人的新闻照片”,还有人说:“要这么做,摄影记者去拍风景好了”。但读者的反映却很好,特别是头版那张“雀上柳枝”的照片,反映了西湖春天特有的灵动,给人视觉愉悦,后来有很多广告公司愿意出重金购买这张照片。

情感增值———新闻图片最终是为了贴近读者,服务读者,感恩读者

“要把读者放在第一位,记者首先应该是一位道德高尚的人。”这是快报对记者的要求。

    对摄影记者来说,服务读者首先是对摄影道德的要求:快报基本不使用对拍摄者有侵犯的照片,尤其是死者、嫌犯、小孩等的照片,我们都会认真处理。我们更不喜欢特别暴力血腥或其他有争议的照片,当有争议的照片出现时,我们会问自己:“如果照片的主人公是你的亲戚或家人,你愿意把这张照片放到版面上吗?”

    服务读者也是以自己的方式踏踏实实为读者做事。2004年春节期间,摄影部推出《快报帮你送想念,寄张照片回家乡》连续报道,让在杭州的众多“异乡客”感受到了这个城市的温情。在此基础上,今年春节又推出《我想感谢一个人,快报为你送祝福;我在杭州挺好的,快报为你传信息》,从对读者的服务中,快报倡导大家一起感恩生命,感恩每一个对我们有过帮助的人。

    今年3月底,快报摄影部又推出帮办性质的栏目“小眼看世界”,这个栏目的定位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热心地接待读者,建设性地提出建议,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栏目开出两个多月来,为读者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热点 . . .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招生 企事业单位领导媒体新闻发言人培训班的通知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北京燃气集团召开“新闻发言人培训班”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本网讯:河北省公安厅交管局新闻宣传培训班圆满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盾安集团新闻发言人培训班日前结束

最新 . . .

· 新闻摄影的拍摄技巧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 新闻摄影如何让历史题材重拾新闻价值
· 善于捕捉:从“景深”到“情深”
· 新闻摄影抓拍技巧
· 新闻摄影的特性和五要素
· 运用巧妙合理构图 凸显新闻图片主题
· 王传钧:好图片来自“蓄谋已久”
· 新闻摄影拍摄角度和光线掌控
· 拍摄新闻照片应注意的问题
· 新闻摄影构图和特点有哪些
· 新闻摄影的拍摄手法
· 新闻摄影的技术要领

推荐 . . .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连获两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记者的他有何秘诀?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二十大党代表“大眼睛”女孩苏明娟那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我在2小时内完成这组选题拍摄,后来获了中国新闻奖

相关 . . .

· 会议新闻摄影技巧
· 15种无人机航拍操控技术
· 新闻图片的要求及拍摄技巧
· 新闻摄影构图技巧
· 新闻摄影:十年前的夏天
· 黄文、傅拥军在2009新文摄影高峰论坛上发
· 如何进行专题摄影报道?
·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摄影图片编辑
·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雪崩》为什么引起新闻
· 黄一凯:风生水起的在线摄影课堂生意
  
  
二维码 二维码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10-85894419  
用户举报/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邮箱:postmaster@xwpx.com
北京新民联合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