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反思与中国学派的传播哲学 (36)2008年08月 作者:杨超晶 来源:新闻与写作 责任编辑:rolling
简介: 导言:学术反思主题题解
传播学是20世纪人类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财富将作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思想观念之一,不断地得到发展与完善。无论是人类传播的实践性,还是传播研究的学术性和思想性,都 ... 内容:息传播起源于人类天生的好奇心、获取信息的本能或欲望。这种观点受到中国大陆传播学、新闻学的严厉批判,被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传播哲学不会把这种观点简单地斥之为唯心主义就了事。
因为西方传播学、新闻学关于新闻起源的核心概念是本能,这便涉及到如何理解人的本能问题。 本能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仅指动物性的或生理性的,把新闻起源作这样的归结确实有失偏颇,却不一定是唯心主义的,因为动物本能中就有获得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的生命机制,这是人的心理能力的生理基础。在广义上则指人类所具有的包括动物性和非动物性在内的总体本能。如果从广义上去理解,把新闻起源归于本能或是以本能为基础,这仍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此,我们主张吸收西方传播学、新闻学中的好奇心起源说,兴趣本能起源说和信息欲望起源说等理论中的合理要素。只要本能观念是实践的,而不是反实践的,以文明传播思想为核心的传播哲学就有理由认为,人的信息本能是新闻起源的基础。只是在人类混沌主体的形态中,由于实践—认识水平的极度低下,这种信息本能或信息欲望的实现方式是极度非理性的、扭曲的,甚至是荒诞的;只是在人类达到一定文明水平之后,信息传播才真正作为实现人类好奇心、兴趣等信息本能和信息欲望的社会认识方式,这就是说,近代和现代意义的信息传播把人类信息本能从观念异化形式引向理性自觉的形式。这是合乎马克思主义认识规律理论的。 如果我们独断地排斥人的信息本能及其外化形式,如兴趣、好奇心等 , 就很容易忽视信息传播的心理动因,而把信息传播当成权力工具。如果我们仅仅把本能看成是动物性的,这便又易于导致对恶习的赞赏,而把信息传播当成满足 低 劣欲望的手段。这是两个片面倾向的极端,中国传播学、新闻学有偏执于第一个极端的倾向,西方传播学、新闻学,尤其是自由主义时期某些报人的思想,则有偏执于第二个极端的倾向,两者都不可取。
第27节 传播主体的分化形态 134) 传播哲学的问题域 以文明传播思想为核心的传播哲学有必要从社会发展机制本身考察、解释信息传播发展的根本问题。 社会发展问题常常被人们归结为物质技术形态和文化心态的变革,也有人归结为社会制度或价值规范,但更深刻的原因应当是社会主体关系的变动,这就是主体分化。所谓分化,不是分割、分裂,而是社会利益主体的结构复杂化和功能专门化。 以文明传播思想为核心的传播哲学着重把握其中三个理论要点:
其次,社会不断持续分化,便不断地分化成不同的主体形态,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利益行为方式和主体意识;分化到一定程度,便具备了社会利益平等交换的基本条件。只有在利益平等地或比较平等地交换基础上,社会主体才有平等的或比较平等的信息交换需要。近代现代意义的大众传播媒介正是有了这种平等的或比较平等的信息交换关系才得以诞生和发展。 再次,分化表明人类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内容领域如手段方式以及价值目标的丰富性。因此,社会主体的异质分化程度就标志了人的主体传播机制中表现为媒介产业化、通过信息传播所表现的社会认识方式不再偏执一端,而是呈现内容极大丰富的面貌。
|
热点 . . .
最新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网络举报APP下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