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闻影像凝聚强大精神力量2020年12月 作者:孙海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在广西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一书中,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黄孝邦用数百张照片鲜活记录了一个苗寨3年间的脱贫历程。记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影像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力量。
...
内容:
在广西教育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我在乌英苗寨这三年》一书中,新华社广西分社记者黄孝邦用数百张照片鲜活记录了一个苗寨3年间的脱贫历程。记录时代变迁、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影像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力量。 通过镜头呈现社会图景、聚焦民生百态,几代新闻人的探索与努力脚步不停,薪火不熄:“七七事变”报道第一人、中国战地记者先驱方大曾摄影报道为抗战历史留下了珍贵的图片档案,《光明的保卫者》《防空演习》《挖战壕》等837张原版底片日前被中国国家博物馆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著名摄影家、《中国青年报》原摄影记者解海龙拍摄的课桌前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在20世纪90年代被用作希望工程宣传标识后,震撼了无数中华儿女和海外人士的心灵,进而推动希望工程蓬勃发展;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今年2月带领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在66天中为各地援鄂的4.2万余名医疗队员拍摄个人肖像,让战“疫”英雄永驻人民心间。 在基层,在一线,在现场,镜头对准人民,心中蓄满深情,新闻人始终在路上。遇到大事必须去现场,是李舸对自己的职业要求。他说,摄影只是手段,只是我们观察、体味社会的一个窗口,摄影最终的目的是凝聚精神的力量。《中国日报》原摄影部主任徐京星说,优秀的新闻图片是有思想内涵的,其影像和内涵会影响受众,会被读者理解和记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说,影像的力量来自摄影的目的,这是“为了谁”的大问题,决定着影像价值的最终方向。 用画面定格历史,让影像告诉未来。新时代新闻人更应心怀家国大义、永葆初心本色,记录时代风云、守望公平正义,沉淀有观点的影像,留存有温度的报道,凝聚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