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小人物2017年10月 作者:陈炜闫 来源:(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如何写好小人物?—以河南日报副刊专栏《时代表情》为例
2016年5月,河南日报开启了新一轮改版。此次改版以媒体融合发展为主旨,对版面进行了调整,并对整个采编流程及机制进行了优化。在此过 ...
内容:
如何写好小人物?—以河南日报副刊专栏《时代表情》为例 2016年5月,河南日报开启了新一轮改版。此次改版以媒体融合发展为主旨,对版面进行了调整,并对整个采编流程及机制进行了优化。在此过程中,河南日报审时度势,加强副刊建设,强化副刊地位,副刊版面由原来每周1个版增加到5个版,副刊中《人物/时空》版专栏《时代表情》,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时代表情》每周一期,由新闻摄影记者在日常采访中抓拍富有时代表征意义的人物,文字记者“看图作文”,对其进行叙事化阐释。报道一出,即好评如潮,目前,广大读者已形成阅读期待。《时代表情》的创新传播,给党报副刊人物报道探索出一条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小人物演绎着生命精彩 本质而言,新闻学是人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性。尽管品种繁多,党报副刊仍要从“人”的角度做文章。因为人是生动的、鲜活的,并且具有“我你同类”的切身性,惟其如此,新闻报道才易于动人,引发共鸣。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是历史的记录,而历史则由人民群众创造。但历史对人民群众的记录往往是抽象的符号指称,而且依据历史记录的逻辑,记录人物亦非党报副刊所长。同时,区别于新闻版面,副刊人物报道也区别于典型人物报道。(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基于上述考虑,《时代表情》将记录对象定位为大时代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平凡如你我,遍布在社会各个角落,不论其苦乐悲欢,都顽强地在时代洪流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由此,乡村观影的小女孩、打麦场上劳作的农民、跳广场舞的大妈、高考考场外候考的家长、夜晚街边的流动商贩、倚墙而坐的留守老人、都市村庄拆迁中的小姑娘等,都成为记者描摹的对象。生活中,他们再普通不过,一如我们自己。从他们神态各异的表情里,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这个变革时代的种种幻象。 二、小人物尽管普通,但并非随意择取 《时代表情》里的小人物尽管普通,但并非随意择取,否则就成了小人物的罗列和堆砌,其生活日常的“流水账”记录,很难引起受众兴趣。《时代表情》要记录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就要突出考量小人物所彰显的时代性,或者说这里的小人物实际上是时代的一个符号或表征,通过对小人物的描摹,让人们感受到大时代的万千气象。(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新闻实际上就是对当下时代的记录。换言之,《时代表情》对小人物时代性的考量,实际上就是对小人物新闻写作价值的考量,通过小人物的表情来折射时代的变迁。比如,作品《收割乡愁》,照片显示的是“山村的一处打麦场,村民正在碾压场地准备打麦”。作者由此画面,追忆了当年农民劳作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劳动的赞美。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日月如梭,我们不断告别着旧时光。当一队队被叫做‘铁麦客’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隆隆驶过我们身边北上西进的时候,我们记忆深处的麦收场景,连同已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正在渐行渐远。或许,我们应该保留这样一块地方,留下石磙、草垛,留下打麦场,来承载我们的乡愁。” 几十年前,麦收时节,这种农民手工劳作的场景在北方农村遍地皆是。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了。也正是如此,记者抓取到了这种在今天对很多人来讲颇具新闻价值的画面。但照片只是一个引子,文章的意旨并不仅在于此,而是由此生发开去,通过历史与现实对照,表现时代变迁对农耕文明的改造,表达了现代人对极具隐喻意义的“乡愁”的怀念和期盼。 (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合作加盟 | 诚聘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中国新闻培训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6392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6392 法律顾问: 万方亮 律师 | |||